古老的纤维编织文化,伴随着人类生活的漫长历程,从远古走到现代。本世纪20年代,由于新文化、新环境的影响而派生出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——现代纤维艺术。60年代,纤维艺术在欧美进入全盛期,壁挂兴起,并逐渐突破二维形式,出现“软雕塑”。80年代初,现代纤维艺术传入我国,首先进入工艺美术教育的课堂。90年代,丰富的现代材料和新艺术观,给纤维艺术带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。在拓展其造型语言的多种可能性的同时,更加注重其精神内涵的表现及其与环境的整体和谐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在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中,从1996年选择“木雕”作为开发聋哑学生创造潜能的载体,并取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成果之后,近年在教学中又选择了“纤维艺术”。这是一种有胆有识的选择和试探。
这些善于用手语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聋哑学生,很快就把绳索的编织变成为更具表现力的视觉形象语言。于是长久深埋心底的情思便滔滔不绝地沿着手指的神经末梢,传达至每根纤维,不可抑制的“生命之火”、“智慧之光”,在无声的编织中转化为充满灵性的织物。
失聪所带来的人生不幸,使他们更加关注健全的人性。强烈的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愿望,使他们渴望获取得心应手的“情感语言”。这使他们的教学活动是在一种积极地寻找“感情媒介”的“构形”过程中进行。正因如此,一旦他们掌握初步的编织艺术,就不再停留在一般的工艺制作和对客体的被动模仿阶段,而马上进入一种创造性的情感表现和生命的编织过程。
由于听觉和语言能力的丧失,他们的眼力和用以表达情感的视觉语言(诸如材料、形态、色彩、技巧等)的敏感,往往得到超常的发展。那放大到500倍以上的《指纹》,俨然一个负载某种隐喻的微观世界,令人感到是作者对命运的认可和挑战,他把自己的人生和情感移入这些永不重复的螺纹形“符号”中,有意无意地赋予这“人化”的小宇宙以耐人寻味的人类命运和人格的象征性内涵。被人格化了的《小萝卜、中萝卜、大萝卜》是童年、青年、老年,孩子、父母、老师等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的美好人性的组合。
(作者系山东省美协主席)